在華人傳統文化中,許個家庭都有機會參與「撿骨」習俗活動。然而,大多數人對這項文化的流程及相關習俗細節所涉及的費用並不熟悉,難以分辨哪些是必要費用,哪些則可適當調整或節省的項目,往往為此感到困惑。

 

因此,本文將深入解析撿骨費用的具體服務內容,以及影響撿骨費用高低的關鍵因素,幫助家屬規劃符合宗教禮儀與家族文化的撿骨流程,讓家人能夠安心完成這項慎終追遠的儀式。

 

本文目錄

 


 

撿骨費用具體包含哪些服務項目?行情價是多少?

 

撿骨是遷葬流程中的一環。如果將「遷葬」理解為替先人「搬家」,那麼「撿骨」就如同搬家前「打包行李」的過程。市面上的服務類型大致可分為兩種方向:一是單純協助「打包行李」的基本撿骨服務,另一則是從撿骨到安置的「完整搬家服務」。

 

單純撿骨項目:符合基本需求,費用較低

服務內容主要提供基本程序的作業,包括:

  • 勘查墓地——評估現場環境,規劃處理程序
  • 擇日擇時——挑選適合撿骨的吉日吉時
  • 破土挖掘——開挖墓穴,移除覆土
  • 開棺撿骨——開啟棺木,取出亡者遺骸
  • 清理骨骸——去除附著在骨骸上的殘留物,並清理乾淨
  • 祭拜儀式——在開挖前與撿骨完成後舉行祭拜儀式,以表達敬意

此類服務適合已經有後續安置規劃的家庭,例如已排定好火化時間、準備好骨灰罈或骨甕,晉塔儀式也安排妥當,並且選定了合適的塔位或墓園。

由於服務僅包含必要程序,撿骨費用通常較親民,行情大約在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。不過,家屬需自行安排遷葬及宗教儀式等細節,若缺乏相關經驗,過程會較為繁瑣。

 

從撿骨到安置的完整服務:流程規劃完善,省時省心

服務內容涵蓋更多細節,除了上述提及的基本作業程序,另外還包含:

  • 前置行政手續——協助辦理起掘及遺骨遷移申請文件
  • 安排火化時間——申請骨骸火化,確認火化時間
  • 骨灰罈或骨甕——提供多樣骨灰(骸)容器款式做挑選
  • 宗教晉塔儀式——安排符合家人宗教信仰的晉塔儀式
  • 靈骨塔或墓園——依照家人的容納需求,協助選擇合適的存放設施

這類的服務適合希望一次到位,並減少自行處理行政程序的家庭。從各項申請手續、撿骨作業,到骨灰(骸)安置,全部交由專業殯葬業者協助辦理。費用通常較高,行情差異也大,可能介於數萬元至數百萬元之間

 

 

有哪些關鍵因素會影響撿骨費用?

 

骨骸狀況

若遺骨已完全腐化且骨骸保持完整、乾燥,整理過程會較為順利,所需時間與人力成本相對較低。但如果遺骨仍未完全腐化,形成所謂的「蔭屍」,則處理難度會大幅提升。

這類特殊狀況不僅增加撿骨師的作業複雜度,還需要更多時間與專業技術進行處理,因此可能會產生額外費用。一般而言,蔭屍的處理費用約在 10,000 至 40,000 元之間。

 

儀式繁簡

不同宗教信仰的家庭對撿骨儀式的要求各不相同。有些人希望遵循完整的傳統祭拜禮俗,這通常需要較多的人力與時間,因此可能會增加撿骨費用。

相較之下,若僅進行基本的撿骨作業,不額外舉行法事,或選擇較為簡化的儀式,也沒有多道禮俗,則能降低這部分的開銷。

 

供品豐儉

儀式中的供品,往往被認為是反映家屬對先人的尊敬與心意,而供品份量也會影響整體撿骨費用的多寡。傳統上,撿骨祭拜通常要準備三牲或五牲,以及米酒(或以茶水替代)、水果、壽桃、發糕、香燭、紙錢等祭品。供品種類越豐富,費用自然也會提高。

相較之下,若選擇較為簡約的祭祀方式,例如僅準備基本的鮮花、素果及清茶,既能減少開銷,同時也能表達對先人的敬意。

 

地區差異

撿骨費用或多或少會受到城鄉環境的影響,各地行情也略有差異。一般來說,都市地區因物價與租金成本較高,撿骨服務費用也可能相對較高。

此外,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亦會影響費用多寡,有些地方重視隆重且盛大的儀式,這些都會增加額外開支。就如同各縣市火化收費的差異一樣,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收費準則。

 

骨灰(骸)容器材質

市面上的骨灰罈或骨甕的材質相當多元,從基本的陶瓷、石材、琉璃,到講究的玉石、檀木等高級材質,價格差異甚大。

若在外觀上有客製需求,例如圖騰、顏色搭配或手工雕刻設計,也會進一步反映在費用上。整體費用大約落在 6,000 至 150,000 元之間。

 

靈骨塔或墓園的權益保障

一般常見的權益可分為「使用權」與「所有權」兩種。使用權有規範使用年限,期滿後需續約或遷移;而所有權則是擁有完整產權,可傳承給後代子嗣,保障程度更高。

另外還需留意管理費的制度,目前市面上主要分為「年度管理」與「永久管理」。永久管理雖然在初期看似費用較高,但長遠來看,反而可能是更值得的選擇。

 

 

撿骨費用能申請補助嗎?如何申請?

 

許多民眾可能不清楚,其實各縣市針對墳墓遷移設有相關的補助舉措。不過需要特別留意的是,補助的方式與金額在各地並不統一,實際申請辦法應以墓地所在地民政單位所公告的規定為準。

 

補助辦法(以「新竹縣墳墓遷葬補償費及救濟金發給辦法」為例)

 

▲合法公立公墓遷墳

一、墳墓面積每一平方公尺(以四捨五入計至整數)核發新臺幣一萬元,補償費低於新臺幣六萬元者,以新臺幣六萬元計;高於新臺幣十六萬元者,以新臺幣十六萬元計。

二、合葬者,每增加一具遺骨或骨灰(骸)加發補償費新臺幣七千元。

三、金斗甕未葬(露置)者,每罐(甕)補償費金額新臺幣五千元。

四、埋葬屍體尚未腐爛,必須連棺遷葬者,另加發遷葬補償費新臺幣三萬元。

 

非合法設置之墳墓遷移

墳墓面積每一平方公尺(以四捨五入計至整數)核發新臺幣七千元,救濟金低於新臺幣四萬二千元者,以新臺幣四萬二千元計;高於新臺幣十一萬二千元者,以新臺幣十一萬二千元計。

 

(上述資料於民國 114 年 04 月取自新竹縣政府官方網站)

 

※以下提供臺北市、新北市、桃園市、新竹市及新竹縣有關撿骨費用的補助辦法:

 

申請辦法

 

遷移完成後,家屬需備妥下列文件向當地主管機關提出申請:

  • 申請書
  • 死亡者除戶戶籍謄本
  • 死亡者與申請人親屬關係證明文件
  • 申請人身分證明文件
  • 起掘前墓碑及墳墓全景照片
  • 起掘作業照片
  • 起掘後墓地照片

天陵官方LINE帳號|24H收訊

加入好友

免費服務專線|每日 08:30-17:00

080-909-5599

新竹縣市公立殯儀館資訊

◇ 新竹縣竹東鎮立火化場


◇ 新竹市殯葬管理所